黄花梨又名香枝木,越南本国的名称有Sưa đỏ,Sưa trắc thối,huê mộc vàng,trắc hoa trắng,Sưa Bắc bộ,Huỳnh Đàn。学名是Dalbergia tonkinensis Prain,中文名有花梨木、东京黄檀、越南黄檀、降香黄檀,以东京黄檀作为标准的规范中文名最合适。越南在2006年3月30日颁布了森林法令No. 32/2006 IA / ND-CP,其中认为东京黄檀(黄花梨)是濒危珍稀物种。
上四图: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树木特征——越南自然资源不森林科学研究所供图,从图中可见其植物特征与中国相关机构给出的降香黄檀(即海南黄花梨)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二者就是一个树种
涩道(Sưa đỏ,即红色的年代久远木、黄花梨、香枝木)是越南最有价值的一种木材,材质重硬且优质,并有着特殊的香气。商用木材通常为圆木,半加工圆木和不规则形状,红褐色至黄褐色,有窄而细的条纹,并有些成节状图案。
上二图: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木材的花纹
上二图: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的板枋和原木
由于东京黄檀的木材被用于制作成高级家具和工艺雕刻,因而经济价值很大,而一直没有针对这个树种心材的解剖学研究,故越南有关机构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东京黄檀的木材标本由越南自然资源部森林科学研究所提供,样品编号2390,描述木材微观结构的术语源于魏根费勒(Wagenfuehr R. 1966年),此项工作是由阮廷弘完成的(Nguyễn Đình Hưng,1990年)。
木材的贮藏组织中常见草酸盐晶体,木材经过加工涂饰后会发现与扎(trắc,即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和锦莱(cẩm lai,即奥氏黄檀、花酸枝、白酸枝)区别明显。
心边材区分非常明显,边材灰黄色,心材颜色多变,从黄色、褐色、粉红色至紫褐色,经常夹带深色条纹,在三个切面上形成美丽的花纹。木材生长轮通常不明显,可见的情况下有1-2毫米宽。木材表面可高度抛光,材色红褐色至金褐色,有些部位久置后颜色加深变黑。木材中的贮藏组织如轴向薄壁细胞在横切面上的分布呈现不规则性,宽窄不一,短弦线至连续带状,局部与木射线交织形成网状结构,木射线短而窄,其中常含有褐色或者红褐色树脂(胶)。纹理直或交错。材质非常重硬,含水率12%时,密度为0.790-0.910(-1.003)克每立方厘米。木材有特殊的香气,新切的横切面常有褐色物质的渗溢。
木材管孔圆形,卵圆形,单管孔或2-3径列复管孔;管孔密度小至中,平均每平方毫米3-7个;小管孔直径不到100微米,大者可达210微米;木射线窄,宽度方向上1-2个细胞(多数2个细胞),常见红褐色有机物质内含物或者草酸盐晶体。
上图: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的横切面纤维特征
上图: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的弦切面纤维特征
东京黄檀(gỗ sưa)与交趾黄檀(gỗ trắc)和奥氏黄檀(cẩm lai)木材的区别主要有心材内含物(可以气味分辨),轴向薄壁组织和管孔大小等。
本平台后语:数年以来,在国内的一些林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报告或者专著书籍中,曾描述有说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能够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加以区分,而最近在本平台发布二者系同一树种之后,仍有部分人留言声称使用放大镜观察木材可以很轻易的区分黄花梨产地来源是海南还是越南,在此,本平台郑重告知所有爱好者,黄花梨即是东京黄檀,产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海南岛、广西等地,其他地区有引种,降香黄檀是东京黄檀的重复命名(即同种异名),产地海南岛的黄花梨和产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黄花梨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绝对不可能区分得出来,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看似“科学”的手段所愚弄!
东京黄檀的地方名称有Sưa đỏ,Trắc bắc bộ,Trắc thối,huê,hoàng đàn,Huỳnh Đàn,Hoàng Hoa Lý (Hoanghuali),花梨木,香枝木。学名是Dalbergia tonkinensis Prain,学名的异名有Dalbergia rimosa Roxb. var. tonkinensis (Prain) Phamh. ,Dalbergia boniana Gagnep. 。主要商用名称Fragrant Rosewood。
东京黄檀主要分布于越南和中国海南岛,早在中国的唐代(公元618年至907年),就有对这种木材的记载“花梨木产于安南和海南岛(Annam và đảo Hải Nam),用于床、衣柜等家具的制作,比其他木材更硬,花纹更美观”。
上二图:东京黄檀(黄花梨)家具和工艺品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对于这种木材的大量需求,很多地区的东京黄檀遭到砍伐。据越南劳动报报道,自2007年至2009年有价值3.12亿越南盾(合17 000美元)的黄花梨树木从河内市被盗取。黄花梨木材的价格一般由黑市所操纵,尽管很多越南人都知道这种木材能够作为雕刻题材之宗教神像,但是仍对于它极为高昂的价格深表不解,在2010年,中国买家所出的价格就已经达到每公斤80美元,有些甚至达到190万越南盾(合106.55美元)。而越南发生的最严重偷盗砍伐黄花梨的地区就是在该国的中部高地(Central Highlands Region)。
据2009年7月,越南河内官方报道的数据,在河内市,有717株东京黄檀(黄花梨、香枝木),其中509株为行道树,208株位于公园内,这些树木直径在15-80厘米之间,其中埬栘郡(Quận Đống Đa)12株,巴亭郡(Quận Ba Đình)95株,二征夫人郡(Quận Hai Bà Trưng)45株,还剑郡(Quận Hoàn Kiếm)221株,梂绁郡(Quận Cầu Giấy,又名纸桥郡)121株,黄梅郡(Quận Hoàng Mai)2株,青春郡(Quận Thanh Xuân)8株,西湖郡(Quận Tây Hồ)5株。但是关于这些树木被偷盗的事件报道一直连续不断,被盗取的树木树龄多在十几年至四十几年不等。
在越南中南部的广义省(Quảng Ngãi),曾经分布着东京黄檀(Sưa đỏ,即黄花梨),其价格高达每公斤1 000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2 900元),于是人们蜂拥入当地巴丝县(Ba Tơ)的Ba Tiêu和Ba Ngạc两个市社,大量采掘黄花梨,连根也不放过,结果引发山体受损,并产生滑坡。巴丝县Ba Vì 镇聚集了大量来此交易黄花梨木材的人,这里位于广义省巴丝县与昆嵩省(Kon Tum)公伯陇县(Kon Plông)的交界处附近,在2006年至2007年,附近的黄花梨采伐行为极其猖獗。在当时,当地警察查禁了没收了不少黄花梨木材,但是2007年之后,由于市场转向平淡,这里的交易趋于冷清。不过,到了2010年底至2011年初,行情突然又转为火爆,黄花梨的价格突破了每公斤1 000万越南盾,市场交易立即活跃起来。
上二图:广义省在越南的位置及其行政区划
上二图:越南广义省巴丝县(Ba Tơ)行政区图及该地区乡间风光
上三图:越南昆嵩省公伯陇县(Kon Plông)的位置,行政区示意及风光
2011年初,当地Ba Tiêu市社的一个叫做楚先生(V. ở làng Trui)的人透露出埋葬自己祖父的棺材大板为黄花梨木(gỗ sưa),立即招致众多寻购者,起初,他是不敢将这副棺材板出售的,但是由于价格惊人的高,他最终决定挖掘坟墓,将棺材板出售。这之后,在当地曾一度开始流行将祖先坟墓掘开以获取高价值的黄花梨棺材大板。
在巴丝县Ba Vì 镇,由于山体侵蚀滑坡,曾有部分黄花梨大树被掩埋于之下,当地人于是雇佣人力和机械进行挖掘,其中一段被发现后,卖到了18亿越南盾(合人民币52.3万元)的高价,另有一段主枝亦售得1.5亿越南盾。
上二图:越南广义省的山体滑坡及挖掘现场
在广义省和昆嵩省,珍贵的黄花梨天然林木在当地其实也就见于巴丝县Ba Tiêu和Ba Ngạc这两个市社和昆嵩省公伯陇县Bờ Ê市社。由于巨大财富的吸引,原先当地人所使用的家具和房屋建筑上的此类木材也被大量出售。